行動提出了50條任務措施,要求8月底前形成一批攻堅成果。其中,多項涉及基層醫療機構的提質升級。
村衛生室建設,有新要求!
山東省衛健委明確,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三年提升行動,并對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布局作出新的要求:
1、80%以上街道衛生院、35%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社區醫院。
2、縣域次中心、中心村衛生室創建數量分別達到150家、3000家。
3、遴選400個村衛生室,20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、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。
4、加快村衛生室服務點設置,持續保持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。
5、根據山東省的政策要求,建成以中心村衛生室為主體、一般村衛生室和村衛生室服務點為補充村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。
中心村衛生室在一般村衛生室的基礎上,應能夠提供急救性外科止血、康復治療、遠程心電檢查等服務。而且,至少配備1名執業(助理)醫師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。這也意味著,在此類村衛生室,村醫的準入門檻已經提升,其提供的服務也更加多元。
同時,提供中醫藥服務的村衛生室占比應達到80%以上。村衛生室服務點主要提供公共衛生服務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復診服務,往往通過巡診、派駐來進行服務。
村衛生室缺藥、缺設備?這樣解決!
山東省衛健委明確,全面推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。建立順暢下轉機制,縣域醫共體按照國家緊密型評價標準建設數量不低于70%。這也意味著,醫共體內的上級醫療機構將對基層展開幫扶和助力。
在設備配備方面,山東省明確,推廣智慧隨訪及康復理療設備配備。村衛生室重點人群智慧隨訪設備及康復理療設備配備比例達到90%以上。
在藥品配備方面,加強中心藥房建設。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開中心藥房模式,推進醫共體內醫療機構用藥目錄、藥學服務、藥品使用監測、藥品采購和儲備“五統一”。
在人才幫扶方面,建立基層醫療機構長效幫扶機制。建立二級以上醫院??茍F隊與基層醫療機構長效幫扶機制,二級以上醫院專科團隊與基層醫療機構建成至少550家名醫基層工作站。
同時,做好基層醫療機構駐點幫扶。開展新一輪“業務院長”選派工作,選派不少于100名“業務院長”幫扶不少于100家基層機構;組織1萬名左右醫護人員開展駐點幫扶和巡回診療。
聲明:本文章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,僅用于分享,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盡快聯系我們,我們第一時間更正,謝謝!